深圳地鐵與香港八達通卡的一票換乘研究 深圳地鐵一期工程貫穿深圳市羅湖區、福田區直至南山區,所經各站有多個香港訪深必到之處。 八達通卡是香港發行的一種新型的電子支付卡,該卡已經在市場上售出近1100萬張,幾乎所有16歲以上的香港居民都在使用這種無接觸的電子現金支付卡。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鐵開通后,深港日均出入境旅客約28~30萬人次,過境客流有70%進入深圳,深港兩地實現一票換乘(一卡刷兩地),不僅可提升兩地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工具的競爭力,而且會帶來一定的商業利益。1實現一票換乘具有硬件條件 香港八達通卡系統和深圳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在技術上是兼融的,具備一票換乘的條件。1.1車票 八達通卡和深圳地鐵的儲值票(或深圳通卡)都采用日本SONY公司提供的RC-S833型非接觸式IC卡,符合同一國際標準。1.2讀卡器 深圳地鐵和八達通所采用讀卡器均為SONY公司同一型號的讀卡器,其性能指標是SONY公司目前最好的。1.3系統架構 八達通和深圳地鐵AFC應用系統架構基本一致,都是由中央結算中心和公司或車站組成,中央結算中心采用大型分布式數據庫。終端設備的交易數據首先進入本公司或車站的數據庫,然后傳輸到中央數據庫,在中央數據庫進行數據結算處理。2實現一票換乘的難點 由于深圳和香港金融體系不同、經營企業利益不同、雙方系統建設的不通,實現深港一票換乘會遇到以下難點。2.1金融政策問題 實現一票換乘涉及到不同幣種結算和計價等經營問題,需要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方可進行,并且金融政策限制也直接影響技術層面的具體操作,比如雙方如何為對方卡進行發卡受理、充值等業務。2.2企業經營利益問題 發行儲值車票可以大量吸納沉淀資金,從而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從2004年底深圳地鐵開通至2005年5月,累計發行地鐵儲值票僅20多萬張。如果八達通卡能夠在深圳地鐵使用,八達通發行的規模和應用推廣優勢,對深圳地鐵儲值票發行的影響是不容忽略的。2.3技術實現問題 八達通部分用戶現有的老式SONYSEAC卡,不能與深圳地鐵所采用的RC-833卡兼容。 IC卡等同于電子錢包,內部數據受密鑰保護。現在深圳地鐵和八達通的SONY讀卡器都沒有SAM(SecurityAccessModule)插槽,即使對讀卡器進行改造,也不能把深圳地鐵與八達通的密鑰管理進行有效分割,如兩者共用一套密鑰,存在系統安全風險。 深圳地鐵AFC系統和八達通系統由不同的承包商建設,交易數據格式不同,實現一票換乘,必須進行后臺清分結算和統一交易數據格式。 八達通卡使用港幣結算,深圳地鐵儲值票使用人民幣結算,如何進行結算,也是要解決的問題。3一票換乘方案研究 針對香港和深圳目前現狀,提出如下兩種一票換乘方案。 方案一:在深圳地鐵設立八達通卡專用通道,交易數據通過現有專用計算機網絡傳送到“八達通”結算中心進行結算。對于九廣鐵路,同樣設置深圳地鐵儲值票專用通道,交易數據統一傳至深圳地鐵AFC中心進行結算。雙方結算后,車費轉入對方帳號。 方案二:對雙方讀卡器結構和內部軟件進行改造,使之具備多個SAM插槽,可以插入八達通卡的密鑰和深圳地鐵的密鑰,可以對八達通卡和深圳地鐵儲值票同時進行讀寫,雙方建立專用通訊線路,將各自系統發行的卡上傳至后臺清算系統,進行清算。清算每日進行一次,按照當日不同幣種的匯率進行轉換。 方案一并不是從嚴格意義上的一票換乘,只是相當于將九廣鐵路的車站延伸到深圳地鐵,深圳地鐵車站延伸到九廣鐵路之中。由于客流難以預測, 專用通道的數量難以估計,對車站客流組織造成一定的難度,且不能實現卡充值、卡異常處理和黑名單管理等功能。但是此方案技術上實現較簡單,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小,可以有效避免八達通舊卡、密鑰管理、交易數據格式等技術難題。 方案二可以解決方案一存在的問題,能夠真正實現一票換乘,同時對于“八達通”卡和深圳地鐵儲值票所應用的所有領域都可以實現一票通用。其不足之處是目前深圳地鐵和八達通所使用讀卡器均不支持多個SAM插槽,改造成本較高,且該方案涉及雙方系統的結算管理、異常卡處理和黑名單管理等多個方面,對雙方系統均帶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方案一雖不可避免帶來一些客流組織、卡異常處理、黑名單管理和卡充值等問題,但是改進實現簡單,在技術不是很成熟的情況下,可作為初期臨時方案。 方案二技術實現較難。但從現在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多個SAM插槽的SONY讀卡器會很快面世。因此,方案二是最佳方案。 綜上分析,我們認為技術方面已基本明確并可行,只要雙方加強技術和商務的溝通與協商,一定會實現深圳和香港軌道交通的一票換乘,使兩地市民出行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