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33、S244儀征段養護大中修工程L2標
(K0+000——K7+000)
二灰碎石試驗段
TRANBBS施工總結
揚州市匯通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
S333、S244儀征段養護大中修工程L2標項目經理部
2005年7月4日
二灰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總結
根據業主和監理組要求,為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7月2日至7月3日,我項目經理部在5K+200—5K+500段左幅進行了二灰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通過試驗路段的拌和、攤鋪、碾壓及人員組織安排等明確了施工機械的性能,攤鋪、碾壓方式、碾壓遍數,確定了二灰碎石松鋪系數,機械配置安排及其它質量控制參數。
一、 試驗段施工情況
   7月2日,下午3時我部開始試驗段施工,按松鋪系數1.30進行施工,在施工30米后攤鋪機發生故障。7月3日下午重新開始試驗段施工。
我部按照試驗段施工TRANBBS技術方案,采用了3種碾壓方式。根據壓實度試驗
結果得到在振動壓路機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后,18-21T壓路機碾壓2遍后即達到壓實度標準,表面無輪跡。為保證大面積攤鋪施工的質量, 我部擬加強碾壓,保證振動壓路機壓實遍數的前提下,增加18-21T壓路機碾壓至3-4遍。
為保證二灰施工不出現塌邊現象,我部在施工中振動壓路機內側預留50cm不碾壓,待有效寬度壓實穩定后,采用三輪壓路機向內側5-10cm錯輪碾壓,盡量保證搭接寬度范圍內壓實效果,杜絕塌邊現象,我標在壓實后用三米尺橫向檢測后發現效果良好。
二、 松鋪系數確定
在試驗段施工中,我部每50米一斷面布設3個點用于觀測松鋪系數,累
計測得有效數據8點,并在碾壓結束后灌砂試驗量測壓實厚度后得到平均值確定松鋪系數為1.34。
松鋪系數計算表
樁號位置 松鋪厚度(cm) 壓實厚度(cm) 松鋪系數 備注
 20.5 15 1.366 
 19.8 15.3 1.294 
 20.5 14.9 1.375 
 20.5 15.2 1.34 
 19 14.2 1.338 
 20 14.3 1.399 
 19.8 15.3 1.29 
 19 14.2 1.338 
    
厚度代表值 14.47 系數平均值 1.34
三、 實測情況
試驗段施工結束后我部對二灰路面基層驗收項目進行了檢測,具體為平整度按
規范要求的3倍進行檢測,共測得90尺,最大值13MM、最小值1MM,合格率98.9%;觀測寬度15處寬度最大值6.5米、最小值6.2米;厚度觀測厚度14點,最小值14.2CM,平均值14.8CM,代表值14.6CM,合格率100%;橫坡我們按1.5%進行控制。觀測橫坡15斷面,橫披最大值2.0%、最小值1.0%都符合規范要求。壓實度檢測14點最大濕容重2.414、最小濕容重2.344。具體見附表。后場測灰劑量6次,最底值1:3.5最大值1:3.2即石灰占混合料總量的最大值為4.52%,最小值為4.22%符合規范石灰劑量不少于TRANBBS設計值的-1%要求;強度制件共制作三組。
四、 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1、 第一次鋪時攤鋪機熨平板寬度不足,不能保證攤鋪搭接有效寬度;
2、 運輸車輛不足,出現停車待料現象;
3、 第一段施工路段的平整度較差(受機械故障影響);
五、 改進情況
1、 原攤鋪機熨平板寬度內側增加一塊25cm熨平板達到6.25米,保證
道路有效寬度和30-40cm裁邊寬度;
2、 大規模施工期間,確保運輸車輛達到15-17輛,加強前后場協調力
度,杜絕出現停車待料現象;
3、 改兩側走雪橇的施工方式為路外側走鋼絲、內側走2米雪橇,在7
月3日施工中平整度得到明顯的改進。
六、 總結
   根據試驗段的施工,我們發現試驗段總體施工情況良好,前后場協調、施工機械的性能和配套方式等均可完全滿足大規模攤鋪施工的要求。我們將在大規模施工中配足運輸車輛,進一步加強前后場的協調,加強后場的質量檢測和原材料檢測,提高本工程的施工質量。
(1)二灰碎石路面基層屬半剛性路面,在高等級道路路面結構中,應用較多,由于其料源豐富,并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板體性、水穩性及較好的抗凍性,雖然早期強度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強度增長快,后期的整體強度高,是理想的路面基層結構類型。路面基層是道路的主要承重層,基層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瀝青路面的鋪筑質量和道路的使用壽命。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優化生產配合比、合理選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設備、采用最佳的組合方式、正確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則是保證基層質量的重要環節,施工中應抓住這些主要環節。?
(2)應特別重視和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進行現場跟蹤監控,才能真正保證工程質量,正確指導施工。成型后的檢測已為時太晚,若檢測部分路段某項指標不合格,處理難度大,既浪費材料,更重要的還要延誤工期。?
(3)松鋪系數取用得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路面基層的標高,松鋪系數又與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均勻性有很大關系。從實踐中可知,當混合料中骨料偏少,均勻性差,松鋪系數就大。因此,每天施工中都應抽檢幾個斷面,校核松鋪系數,發現問題,應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時糾正。?
(4) 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實踐告訴我們,當超過最佳含水量2%以上時,二灰碎石成型后時間不長,基層表面將發生橫向裂縫,含水量越高,裂縫越多,且大而深。
(5)?二灰碎石混合料施工中,要完全避免集料窩是較困難的。因為從拌和、裝料到卸料,均有部分粗骨料在料堆周圍,很難克服攤鋪時不產生局部的集料窩。但只要是密實的,可不作處理,灑過透層油后,有利于與下封層的結合。?
(6)?試驗路段取得的數據只能作施工初期時參考,不能一成不變。因為在實際施工中,料源及原材料性質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仍應不斷總結,不斷調整、改進、補充、完善已取得的施工數據,及時收集技術資料,正確指導施工。
(7) 二灰碎石頂面應有較大粗糙度,有利于灑過透層油后,與下封層及瀝青面層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