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制依據
1.1與業主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及總監辦下發的監理手冊;
1.2青島市即墨至平度(新河)高速公路工程第1合同段招標文件;
1.3青島市即墨至平度(新河)高速公路工程第1合同段投標文件;
1.4山東省TRANBBS交通TRANBBS規劃TRANBBS設計院《青島市即墨至平度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6+000)兩階段TRANBBS施工圖設計》(二OO五年三月);
1.5本合同段工程施工涉及的相關規范、規程的TRANBBS技術標準;
1.6現場施工調查情況;
1.7現場的機械配備現狀、施工技術力量;
1.8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
1.9總監辦審批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1.10總監辦審批的《總體施工進度計劃》;
2.工程概況及施工條件
2.1工程概況
本橋位于即墨市境內,中心樁號K1+905,橋梁為6跨20米分離式立交,全長120米,主線橫跨一條河流,與河流交角60·。本橋位于右偏曲線內,曲線半徑為3387.938,左幅超高2%。
橋梁主要概況如下表所示:
里程樁號 中心里程:K1+905、起點里程:K1+842.5、終點里程:K1+967.5
橋梁名稱 馬山互通式立體交叉大橋
橋長:120米
橋跨形式:6孔、一孔20m、與被交河道呈60·交角
橋下凈空:寬:20m、高7.82m
下部構造:
橋墩基礎 直徑1.5米鉆孔灌注樁,樁長22米,共20根鉆孔灌注樁
   鉆孔樁間設系梁,長6.22米、寬1米、高1.2米,系梁共10根
  墩身 柱式墩。墩身直徑1.3米,上設蓋梁,全橋共20根墩柱
   平均高7.82米
橋臺基礎:直徑1.3米鉆孔灌注樁,樁長22米,共4個橋臺、16根鉆孔灌注樁
   矩型承臺,長10.1米、寬6米、高1.5米,共4個承臺
  臺身 雙肋板式橋臺、全橋共四個分離式橋臺,臺身平均高度6米
上 部 構 造 梁 板 類型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長度 單跨20米,左右分離6跨
 橋面鋪裝 現澆C50砼10㎝,三油二氈防水層,上鋪10㎝瀝青混凝土鋪裝
 護欄 C25鋼筋混凝土底座,Φ804鋼管護欄
 支座 圓板式橡膠支座,型號GYZF4250×51;GYZ250×49
 伸縮縫 參考XFII-80型
附 屬 工 程 橋頭搭板 C25鋼筋混凝土
 錐坡護坡 M7.5水泥砂漿片石
 臺后回填 透水性材料
 路面 瀝青路面
 管箱托架 間隔2米,橋頭及橋尾各加一節接頭管箱
2.2設計標準及原則
⑴、橋梁設計荷載:公路I級;
  ⑵、橋梁與路基同寬(橋路外緣對齊),橋梁按上下行分兩幅橋設計。采用分離式斷面在中央分隔帶留100厘米縫,橋面橫坡為單向橫坡,橫坡值同路面橫坡2%;
  ⑶、橋梁設計洪水頻率1/100;
2.3地質情況
  橋位所處地層為亞砂土、細砂、強風化砂質頁巖及弱風化砂質頁巖,主要巖層承載力如下:
  ⑴、強風化砂礫巖容許承載力[σ0]=220KPA
  ⑵、弱風化砂礫巖容許承載力[σ0]=350KPA
2.4現場施工條件
⑴、施工用電
  本橋砼由拌和站統一拌制,攪拌站內建配電室,室內設1臺200KVA變壓器,就接T接高壓線路,施工現場用電由西流峰村T接并牽至橋梁施工現場,滿足施工用電需要。用電線路長500米,采用電纜溝直埋引至現場,場內設配電箱,按用電管理規定進行接電管理。
 ⑵、施工用水
本橋混凝土由拌和站統一拌制,拌和站新打水井一口,已滿足拌和站施工用水,橋梁施工現場用水可就地利用本橋所跨河流之水,橋梁施工現場無需另打水井。
 ⑶、施工便道
  本橋在K1+600~K1+840主線右側修便道以方便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便道長240米、寬4米。
 ⑷、材料供應
   橋梁施工所用主要材料由項目經理部按有關規定統一招標采購并運送至施工現場。
 混凝土由攪拌站統一拌制,混凝土運輸由砼罐車運送至施工現場。
 鋼材:在橋梁施工現場設鋼筋加工場就地加工。
 其它材料:攪拌站內設材料庫一座,小型材料統一由材料庫保管。
 ⑸、臨時設施
  本橋新修辦公用房采用彩鋼板房,建筑面積300㎡、生活用房采用苦菱拼裝板房,建筑面積350㎡。鋼筋加工場采用石棉瓦棚,建筑面積350㎡;材料庫采用苦菱土房,修建面積60㎡。
⑹、通訊
  項目經理部設一部程控電話,實現對外聯系及對內進行調度指揮,現場主要管理人員配置移動電話,實現對內聯系及向上匯報。
3.施工組織、資源配置
3.1施工組織機構
  本橋由一工區下設的橋梁作業隊負責施工,項目經理部負責對外協調及對內技術、生產管理工作。橋梁作業隊下設鋼筋班、模板班、混凝土班及雜工班,實行兩班制作業。作業隊設領工員一名、作業班長四名,領工員對工區長負責,對作業班長實行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框圖如下所示:
                        &nb
[1][2][3][4][5][6][7][8][9]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