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帶來的365JT交通量迅速增長、車輛大型化、超載嚴重等問題,使瀝青混凝土路面面臨嚴峻的考驗。路面養護工程量越來越大,對養護365JT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研制開發能快速、全天候修補路面的新材料、新技術以適應公路發展的需要已勢在必行。  冷補瀝青混合料適用于任何天氣和環境,在雨雪天氣和潮濕坑槽均可365JT施工,防水性能好。施工簡便,修補時無需粘層油,備料可隨用隨取,具有極強的抗老化性能和粘結性。修補后的坑槽,不易產生脫落、龜裂等不良現象,不需要重復修補即可保持路面平整。貯存時間可達2年以上。生產簡單,可直接利用傳統的熱拌設備在當地生產。修補后無需封閉交通,可大大緩解因道路修補施工而造成的交通壓力。可根據實際用量隨時取用,剩余材料能繼續使用,避免了材料浪費,有利于環境保護。  生產工藝  液體改性瀝青是生產冷補瀝青料的原料,由液體改性瀝青添加劑、道路瀝青和柴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利用傳統熱拌瀝青攪拌設備按一定工藝與集料混合制成瀝青冷拌料,其配比有冬季、夏季兩種,并可根據客戶要求配置特殊配方,以滿足不同氣候條件的使用要求。常溫下呈液態,有輕微石油氣味,不溶于水,閃點177℃、沸點145 ℃~375℃,性質穩定。  在液體改性瀝青的生產過程中,加熱溫度為80℃~120℃,嚴禁超過120 ℃。加熱采用導熱油或水浴方式,嚴禁使用明火直接加熱。集料含水量≤4%時,可不需要加熱或微熱;當集料含水量>4%時,應先將集料在正常溫度下烘干或加熱到60℃ 左右,不得超過80℃。生產中原則上以粒徑4.75mm以下的集料范圍變化趨勢進行相應的調整,每0.25%為一個調整范圍。  其工藝流程為:檢查設備→連接各種管路→配制液體改性瀝青并保溫→設定油石比→集料配料與上料→試生產30~120秒→取樣測試分析(水剝離、紙跡試驗、滾動等試驗)→依據分析結果調整配合比→合格后正式生產(抽檢)→ 停機→將成品料堆成金字塔狀。新生產的成品料必須放置兩天后才能使用或冷卻后裝袋存放。  集料由石灰石、玄武石、花崗石等組成,應保持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良好的顆粒形狀,細長扁平顆粒含量≯20%、含水量≯4%、泥沙含量≯2%、壓碎值≯30、磨耗損失≯30%。  檢驗  在生產初期和生產過程中,應對生產的成品料進行現場測試。測試包括:(1)水剝離試驗,將充分攪拌后的成品料浸入水中,仔細觀察、尋找未完全裹覆或剝離的集料,如果發現有未完全裹覆或剝離的集料,應重新設置瀝青流量,增加瀝青量0.25%,然后重新生產并取樣試驗,直到滿足要求。  (2)滾動試驗,此試驗用于控制瀝青的最小用量。取少量新制成的成品料,放在一張紙巾上,試圖產生像圓木一樣的滾動,察看其連接情況是否良好,如果破碎,說明瀝青量偏少,應增加瀝青量0.25%,然后重新生產并取樣進行試驗,直到滿足要求。(3)紙跡試驗,此試驗用于控制瀝青的最大用量。取少量新制成品料,自然放置在一張紙巾上,觀察殘留在紙上的痕跡,正常痕跡應為殘留在紙上的黑色斑點。如果出現嚴重的墨跡,說明瀝青加入量偏多,應減少瀝青加入量0.25%,然后重新生產并取樣進行試驗,直到滿足要求。  實驗室試驗包括:(1)瀝青抽取試驗,瀝青抽取試驗參照ASTM-2172標準執行,其合格范圍為3~7%。(2)抗剝離試驗,將冷補瀝青料50克投入裝有400ml 蒸餾水的燒杯中,沸騰后加熱3分鐘,并每秒鐘攪拌一次,其合格值為:95%以上的液體改性瀝青保護層不會溶解。此試驗取樣的樣品應為生產后放置48小時后的成品。(3)使用效能試驗,在松散狀態下,取冷補瀝青料平鋪在鑄鐵平鍋上(未壓實),厚度為50mm,然后將其放入較冷房間或冰柜內,溫度為-10℃(其中夏季配方為15℃、春秋季為5℃),恒溫放置24小時后,在瀝青料保持在較冷房間或冰柜的條件下,用鋁勺刺入使其重新混合,如樣品容易刺入,而且能以很小的團塊混合,說明使用效能良好。(4)粘結試驗,取兩份冷補混合料,每份1200克放入標準的馬歇爾鑄模內,用馬歇爾標準錘子(4.5KG)從457mm的垂直高度錘擊每一邊5次,這樣壓緊的部分保留在鑄模內,其他部分被擠壓出來。單獨把壓緊的試塊放在篩網上,前后晃動濾網20次(大約每秒一次),然后放在桌子邊緣10秒,并留有空隙使樣品碎片通過篩孔,輕擊篩孔,打開蓋,篩中的樣品落入蓋中,稱出所剩重量。用所稱的剩余物重量除以原有重量,確定殘留物的平均百分比,其合格范圍為60%以上。  冷補瀝青材料儲存  冷補瀝青料能在室內通風或室外無覆蓋的條件下儲存。為保持其松散性和儲存壽命,建議其最少儲量為20~30噸(密閉容器或塑料袋包裝有利于更好的儲存與銷售)。存放場地應為堅硬的水泥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地面,并遠離易燃物品或高氧化度物料。  液體改性瀝青在常溫下桶裝密封儲存,可存放兩年以上,應將桶存放在陰涼處或通風的倉庫內,不能放置在陽光下,以防受熱膨脹將桶脹裂,并遠離易燃物品及高氧化度物料。待使用時,可用導熱油管緩慢加熱(導熱由溫度宜 <140℃),不可用明火加熱。用立式、帶側面攪拌器的油罐最為合適。長期存放時,儲存溫度不可>60℃;常溫存放,可存放兩年以上;待使用時,要緩慢加熱,溫度上升、粘度降低后,方可打開攪拌器。建議用專用的瀝青罐儲存液體改性瀝青,以防與其他瀝青的交叉污染,影響產品質量。  液體改性瀝青添加劑在常溫下桶裝密封儲存,可存放兩年以上,應將桶存放在陰涼處或通風的倉庫內,不能放置在陽光下,以防受熱變質,并遠離易燃物品及高氧化度物料。  應用  冷補瀝青料的修補深度如下表: 規格 最小修補深度(mm) 經濟修補深度(mm) 備注 LB-10 26 29~52 適用于公路裂縫、橋梁伸縮縫、公路及 一般365JT城市道路面層修補 LB-13 38 40~72 適用于高等級公路面層、一般公路和城市 道路面層、底層及坑穴修補  一般修補應將待修補的坑穴內及四周的碎石、廢碴清理干凈,坑穴內不得存有泥漿、冰塊等雜物。高速公路、市政掘路工程的修補,被修補的洞穴、溝槽應有整齊的切邊,廢碴的清除要見到固體面為止。  把足夠的冷補瀝青料填進坑穴內,直到填料高出地面1.5cm 左右,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修補,其冷補瀝青料的投入量可增加20%~10%左右。填滿坑穴中央處應稍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如路面坑穴破損深度在5cm以上時,填補工作應以每3~5mm為一層,分層填補、逐層壓實。  鋪設均勻后,根據實地修補環境、修補面積大小和深度,選擇適當的壓實工具和壓實方法進行壓實。壓實完成后可在表面均勻地撒上一層石粉或細紗,并用清掃工具來回清掃,以使細料填滿表面空隙。  修補完的坑穴表面應光潔、平整、無輪跡,坑穴四周和邊角一定要壓實、無松散等現象,普通修補壓實度要達到93%以上,高速公路修補壓實度要達到95%以上。  經測算,每噸國產冷補料成本
[1][2][3]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