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攪樁施工技術方案 一、施工準備 原地面整平:人工配合推土機將原地面整平,清除地下一切障礙物,場地低洼處回填粘性土找平,壓路機穩壓; 二、施工放樣 根據施工圖設計及繪制的樁位圖,由測量班用測距儀放出控制樁位,施工隊技術員根據樁位圖用鋼尺量距,定出每根樁樁位,打上竹釘,點上白灰,樁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放樣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合格后施工。 三、施工參數 經試樁,確定如下施工參數: 鉆進速度V<1.2m/min 提升速度0.6m/min<V<0.8m/min 復攪速度V<1.0m/min 噴漿時管道壓力0.2MPa<P<0.4MPa 復攪時管道壓力0.1MPa<P<0.2MPa 每米水泥用量55Kg/M 四、工藝流程 (1)、攪拌機械運至工地后,先進行安裝調試,待轉速與空壓正常后,再開始就位,進行機架對中,以水平尺調平轉盤,并在機架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懸掛垂球和度盤。保證鉆桿垂直于地面,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2)、專人負責送灰,并檢查進場水泥質量,合格品入庫并加入灰罐,不合格品予以報廢,清理出場。 (3)、打開送灰閥門,打開氣路閥門,開動鉆機,啟動空壓機,緩慢打開氣路調壓閥。以V≤1.2m/min,氣壓力讀數0.15Mpa進行鉆進。下鉆至地面下50CM時,開始送灰。 (4)、鉆進至設計標高后,關閉氣路閥門,繼續開啟送漿閥門,反轉提升,從樁底向上繼續噴漿,同時邊攪拌邊提升,鉆頭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時停止噴漿,重新復攪下沉至樁底后再攪拌提升至地面以下50cm處。提升速度為0.6m/min≤V≤0.8m/min,噴漿管道壓力0.35Mpa,。 (5)、關閉送漿閥,打開供氣閥,鉆機正轉下沉復攪,復攪速度V=1.0m/min。 (6)、鉆頭提離地面0.5m,減壓放氣后移位。 (7)、關閉電源,移動設備,重復以上步驟; (8)、其它機械參數:攪拌轉速r=45轉/min;鉆進、復攪、提升時管道壓力0.15MPa;噴漿時管道壓力0.35MPa。 工藝流程框圖(后附) 五、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前場地要求清表、平整,低洼處按要求回填。 2、使用前標定每臺深攪樁機電流表、壓力表、流體計量裝置,確保正常工作。 3、樁位以木樁或竹簽標定,樁頂涂5cm紅油漆,石灰標明。鉆孔前應先復核樁位。 4、施工深度以打入持力層50cm為準。 5、噴漿時,如因故堵管,則必需復打,復打重疊孔段應大于1m以上。 6、嚴格控制噴灰量50kg/m,不小于設計。 7、復攪時全程復攪。如遇復攪困難,采取分段復攪。 8、深攪樁與鉆孔樁樁位間預留的凈間距不小于0.5m。 9、鉆頭直徑定期檢查,以保證成樁直徑。 10、對含水量較高的軟土,深攪樁成樁時會出現“空洞”現象,此時應及時回填粘土,噴漿攪拌,進行接樁。 六、質量檢驗 1、施工中隨時檢查噴漿量、樁長、復攪深度以及是否進入硬土層中,有無異常情況,并做好施工過程記錄。 2、深攪樁成樁七天后,由機組開挖,項目部檢查,觀測樁體成型及攪拌均勻程度、樁徑、樁距。二十八天后鉆芯取樣檢測樁身強度。 3、檢驗標準如下表: 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頻率 樁距(cm)±5抽查2% 樁徑(cm)不小于設計抽查2% 樁長(c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 豎直度(%)>1.5查施工記錄 單樁噴粉量(kg)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 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Mpa)≥1.2抽查2% 注:后附樁位圖 |